第1925期文化产业评论
今天,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对于这一机构改革变化及一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也为了更好的理解文化领域的机构改革,为此,文化产业评论采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老师,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金巍老师。一起为大家解读文化领域的机构改革。
作者 | 张婧驰;李姝婧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一直以来,文化系统是否进行大部制改革深受大家期待。
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说明、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王勇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关于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王勇(直播实录):
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关于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
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王勇(直播实录):
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对重要宣传阵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作用,方案提出,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管理职责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拟订广播电视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推进广播电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监管、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收录和管理,协调推动广播电视领域走出去工作等。
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为了更好的理解文化领域的机构改革,为此,文化产业评论采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老师,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金巍老师。一起为大家解读文化领域的机构改革。
文化产业评论:对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您如何看待这次机构改革?
陈少峰:
我认为对于文化和旅游,原来旅游管的很多东西,和文化部管的一些内容有越来越多的交叉交叠,就是文化和旅游可能更多的需要结合现在的实际,还包括事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很多文化和旅游相互之间没有结合起来,就变成各干各的,这样就导致旅游,它没有通过文化来提升,就会造成很多浪费。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对于实际操作有更好的作用。这样子做起来的话,它更便于领导,包括文化和旅游,还有文物和旅游等等,综合成一个系统,在政策的协调和文化的保护还有产业化开发方面,它会产生一些更好的内部协调和理顺机制,更有利于内部进行协调管理。
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影响相对没有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大。这次改革可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更多偏向于新媒体的监管,这个特别是互联网视听内容的这种监管和指导。
金巍:
虽然这次机构改革距离有些人的大部制改革的预期还有些距离,但我觉得还是大的进步。首先我们把文化和旅游两个放在一起,它会有很多好处,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资源整合,让资源的效率更高。
例如我们看到很多旅游景区在一个一定空间里边的业态都是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的,如旅游景区中的演艺归属于文化部,而景区的管理归属于国家旅游局。再一个层面上它是能够极大的捋顺管理关系。在向大部制转型过程当中,能够重点加强一些宏观管理,放手微观管理,做好简政放权。
文化产业评论:这次机构改革将对文化产业产生什么影响?
陈少峰:
今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文化和旅游部下面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如果做得好的话,就会改变现在的很多做法。比如说做一个文化中心的时候,一般来讲只考虑文化事业的一些功能,或者本地文化产业的一些功能,这更多的考虑是一种文化服务的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设施同时做成一些旅游的设施,那么我们就可以突破文化功能和硬件建设的限制,然后就可以有把文化旅游融合在一起,减少硬件的投资,或者说同样一个项目,它可以既做文化的展演,也可以同时吸引游客。那么它就会产生双重的效果,而且能够让本地的一些文化,比如说演出,能够和旅游相结合的话,既扩大了本地市场,也走出了本地的市场,就形成一个大市场这样的一个格局。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讲的话,它具有积极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的话,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话。从旅游的这个角度来讲,会获得一种理念上和行动上的提升。如把一些文化资源注入到旅游这个行业,我们原来旅游行业都是做旅游规划的,都不是做内容的。那么如果文化方面做内容的人才,合作旅游方面做旅游规划的人才,把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这对旅游产业的提升,减少旅游的硬件投资,改变过去太单一的景区门票模式,应该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
金巍:
可能需要关注两点,第一个就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是否会有变化,因为原来在文化产业中的统计中是不包含旅游产业的。在原来的文化产业的统计里面,我们说的文旅,就像景观设计或者特殊的园区管理,这是属于文化产业的,但旅游产业的大部分都不属于文化产业。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之后可能统计上会有所变化,不会完全合在一起,但是应该交叉部分会越来越多。因为原来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交叉部分就不好处理。权责不能有清晰的划分。
第二个对文化产业而言,我觉得文化产业的产品状态和旅游产业的很多空间状态会有很好的融合,这种融合程度可能越来越高。旅游产业是有巨大的空间资源,而文化产业是有巨大的产品资源,如果两者能够很好的在大部制下融合在一起,这对产业发展而言是有利的,并且在这种大部制下两者融合速度会非常快。
文化产业评论:面对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组建成文化和旅游部,这样的情况是否能代表旅游产业的重心会从传统旅游向文化旅游偏移?
陈少峰:
旅游现在管的范围比较宽,很多都跟文化是有关系的。但是未来旅游也不需要去偏移,其实应该是把旅游跟文化的这种融合做的更好一些。
文化产业评论:新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可以预见未来文化与旅游将进一步融合,那未来旅游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将怎样发生哪些变化?
陈少峰:
我觉得从目前的角度来说,我想应该三个角度比较突出。
第一个角度,可能未来会更重视轻资产的发展。因为到现在为止,整个旅游包括文化的一些部门,都过于重视重资产,而重资产本身是比较传统的,一个是本身的负债会比较高;另一个重资产可能不适合于用互联网做传播,所以未来可能会在内容的制作生产方面更加突出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在投资的过程中会突出轻资产的比重,包括模式的项目的可复制性,就是文化项目的可复制性和旅游相结合,所带来的文化旅游体验的这种模式。未来会更侧重于内容的吸引力,这个可能对重资产的要求不会太高。对于企业来说,转型或者说发展的方向是一个可以提升的方向。
第二个就是我们以前发展的旅游观光或者是文化消费,可能今后会更多的去重视内容和商业模式的提升。比如说在内容上就会从普通的观光旅游和景区门票转向以IP来引领的产业链开发,从传统的游乐设备做成一个IP主题的文化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提升或者升级。
第三个更多的去挖掘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一些地方特色的文化。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大运河文化带,那它应该会成为一个旅游的项目,同时也会成为一个文化产业项目,也是文化保护的一个项目。那么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挖掘,比如说传统的建筑艺术、艺术家、商人的故事等等,通过商人文化来挖掘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就可能会成为一个不错的表达方式。
然后包括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比较好的讲故事的方法,还有一些内容可能会在这个融合的背景下,在传统文化的保护的同时来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在这方面传统的文化会起到更多的作用,但同时也要去掉那种重在保护而忽视文化资源利用开发的路子,既要保护文物,也要去挖掘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来享用,来认知,来体验。我认为这三个方面应该是转型升级和未来内容的主要方向。
金巍:
我觉得它是双向的影响,文化+旅游会让原先的旅游状态有更多的选择,例如在原先很多的旅游空间尤其是以自然风景为特色的地方,未来可以有更多人文的产品推出,它在创新的空间上会更广阔。
在两会期间总理也提出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现在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会让更多的景区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景区门票或者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垄断上。我们看到西湖模式的成功就是依托于产品创新,西湖景区是免费的,但它重视的文化产品的开发。以后像西湖模式这样依靠产品创新的景区更多,这样的盈利模式也更科学。
文化产业评论:地方上文化和广电早已经合并为一个部门了,但这次机构改革并没有把文化和广电合并为一个部门,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还会有再改革合并的可能吗?
陈少峰:
我有这样的一个理解:在政府看来,把文化发展分为两个部分:事业的部分和产业发展的部分。那么产业发展的部分,更多的涉及到一些弘扬传统文化,一些文创产品的打造,还有跟旅游的结合。所以这样的结构,本身职能比较明确。
那么广电这块按照现在的理解,更多的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指导,包括涉及到一些内容的监管,可能特别是新媒体领域里面的视听内容,未来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是广电这个系统,包括未来新媒体领域,不仅仅是要做事业的服务和产业,还有意识形态的这个功能。所以想把它单独列出来,作为意识形态主体的功能部分之一。
对地方来说的话,其实地方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因为原来的旅游局,现在要并入文化局,或者是原来的系统但也是需要进行一个新的整合。对地方来说,虽然文化和广电合并了,但是接下来也可以进行重新的调整。当然也可以采取保留现有的情况。作为下级单位,对应于上面不同的单位,可以分部门来对应,也可以分开重新组合。地方的职能部门主要的是根据上面的要求,做一种对应。地方是执行单位,不是政策单位,这点来看文广局这种做法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对于文化和广电两个部门以后可能会合并吗?这个现在不好说,因为我们原来的期待是对整个的文化以及广电这些领域,包括体育、旅游,有一个大文化的概念,也有一些人建议做一个大文化的部门。但是这件事,它可能从结构上来讲的话,这个大文化部门有点太大了。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虽然从政策的协调性来讲可能更好办,但是它如果都综合起来的话,政府的这个部门负责的领域就太多了,在部门的结构设置上,他可能也有些臃肿了。
文化产业评论:我们注意到方案里面没有提及体育,一般认为体育也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您认为国家管理层面对体育这块是如何安排的?
陈少峰:
体育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第一国家未来可能会对体育教育会比较重视,比如说学校里面各种体育教育。第二体育总局可能会更多的去做这个职业体育和大众体育,当然接下来可能总局也会做一部分健康体育。
金巍:
虽然这次的机构改革没有加入体育,我觉得是从业态发展上,就文旅来说,如果能够融合得非常好,那对文体的融合肯定是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的。
文化产业评论:新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这里面并没有涉及到电影、新闻出版,未来电影和新闻出版是怎么安排的?
陈少峰:
这个目前并不清楚,我估计在现有的机制上,它暂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在淡化了新闻出版这个功能之后,强化了新媒体互联网视听节目的管理,就是互联网文化产业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些监管。其他更多的内容需要再看看。
金巍: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叫意识形态上移,可能未来对公共文化供给的部分会强化,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分离。
文化产业评论注:
对此问题,文化产业评论摘抄其他人士分析,也有如下几种可能:
有人猜测,虽然机构名称中去掉了“新闻出版”字眼,但新闻出版产业的监督管理等相关工作仍由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
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从字眼上看没有电影、出版等,可以猜测,以后电影、出版、新闻业的监督管理有可能从广电总局分出去,由其它部委管理。
有人则从对机构改革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职权解读中推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仅负责管理广播和电视相关产业,而新闻出版很有可能作为内容产业划归知识产权局管理。
也有人表示,在有关机构改革提请审议的方案中,文化和旅游部的职能定位包括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等,而出版属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可能划归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
也有个人微信公众号基于对党和政府各项大政方针的认真研读做出预测:“新闻出版”可能将归口到党的宣传部门进行管理。
综上:所以任何解读还为时尚早,需要等待调整方案“靴子落地”。
文化产业评论:新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要职责是:推进广播电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监管、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对互联网文化内容监管手段的新变革?
陈少峰:
对于推进广播电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监管、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可能会进一步要求广电跟互联网的标准要一致。比如对于游戏直播之类的,可能还有一些新的监管措施。主要可能还是强化新媒体这部分视听节目的监管和广电的要求相一致。这方面目前的重点会突出一些。
文化产业评论:这次机构改革对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有什么影响?
金巍:
我认为在文化金融领域原来比较受制于就是原来国家统计局定义的文化产业也就是内容生产那一部分的制约,出现了无形资产难以评估等问题,在文化金融创新上放不开手脚。
但是如果文化和旅游合在一起之后,文化金融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支撑点,文化企业也有更多自己的空间。那么在文化金融创新方面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方式,比如软硬件,软硬结合,例如贷款抵押的方式。因此文化金融创新的空间会更多,支撑点更多。让很多文化企业贷款的能力更强,对旅游企业来说现在贷款还可以与无形资产组合,这让企业贷款的选择性更多。
文化产业评论:其他方面还有没有一些看法?
陈少峰:
之前大家估计说广电有可能跟文化会合在一起。目前来看,这次机构改革可能有一些把意识形态的作为一个指标来做区划的考虑。所以这个可能跟大家原来设想的不太一致。其实我个人认为将来就以互联网上的内容的监管而言,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内容都搬到互联网上了,所以文化部原来管的一些很多范围里面现在也搬到互联网上了,所以就目前来看,互联网其实也是多重管理的一个格局。
今后在这方面是不是也要去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我关注的一个话题,可以把它提出来,因为我们特别重视未来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和空间,它与文化消费的升级现在是紧密结合的,所以这是我们未来特别重视的一个空间。
企业的发展也会有改变,一些大的企业成为巨无霸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创造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未来互联网关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方面,我们希望这些部委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更好的共同协作的局面,能有更有力的政策出台,然后更明晰地去做一些引导,能够实现更好的促进,既能够引导内容升级,又能够促进产业发展,把它兼顾的更好。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